我把话撂着:Pi币这辈子别想再回到1刀以上。
为什么?因为它早已不是一枚具备上涨逻辑的币种,而是一个由项目方持续出货、散户被困、流动性做局构成的伪稳定体系。价格死死躺在0.47上下,不涨也不跌,表面是稳定,实则是精准控盘后的“市场麻醉”。
这不是比特币行情不好——现在BTC都破了12万刀,ETH也拉了,山寨币普涨,但唯独$Pi动都不动。
这就是个活生生的证据:Pi已经从一个曾经被吹上天的“去中心化梦想”,沦为一个无上限、不可控的“项目方提款机”。
BTC破12万,Pi为何纹丝不动?
很多人都在问:“比特币都这么猛了,Pi怎么还在0.47?”
原因其实很简单:Pi不是市场行为,它是人为控制。
别的币起码有几个条件支撑价格上升:
-
明确的Token经济模型(减半、通缩机制、销毁等)
-
开放的链上生态(开发者涌入、dApp部署、TVL增长)
-
市场真实参与(交易深度、DEX互换、CEX挂单)
但Pi没有。
$Pi连链上公开的数据都拿不出,节点情况不透明,迁移权限依旧人为控制,绝大多数用户被卡在“未KYC”状态,根本无法流通。
你涨价要有人买盘,Pi的用户根本没有买入通道。散户最多只能在小型场外市场私下交易,这种模型能支持币价上涨吗?不能,它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只是个割韭菜的内循环。
官方团队及亲属出货成瘾,币价永远起不来
圈内早已流传一句话:“Pi项目方亲属钱包,是币价的最大敌人。”
没错,拉盘不是他们的目的,出货才是终极手段。
你看看链上数据(对,那些转出来的钱包地址其实都在被追踪):
-
一批“通过KYC并完成迁移”的账户持续低价转出Pi
-
每次Pi稍微有点上涨迹象,就有人准时在0.50以上挂出大额单
-
社区尝试抱团拉盘,但刚动手,马上就被“项目方钱包”砸下来
你说这像不像USDT?每天维持一个价格,但背后不是央行的锚定机制,而是**“夫妻钱包+亲戚节点”实时出货操盘**。
$Pi因此被人戏称为:“忽悠型稳定币”。
不是算法稳定,不是法币锚定,而是人控稳定——用来维稳散户情绪,掩盖持续出货行为的遮羞布。
散户已经被彻底驯服,Pi进入冷冻期
再说散户吧,你看Pi社群今天是什么氛围?
-
“等牛市吧,早晚能回3刀”
-
“现在不能卖,等上线交易所就能爆拉”
-
“KYC马上就全开了,我币一多就变现”
听听这些话,多耳熟?三年前、两年前、一年前都有人这么说。
但结果是什么?
-
牛市来了,Pi没涨,反而更稳定了(在0.47横盘)
-
交易所根本没消息,反而有的传言被证伪
-
KYC仍卡着不动,很多中国账户连迁移资格都没碰上
这不是等待,而是被慢慢驯服的心理崩溃过程。
一开始不信,后来半信半疑,再后来只能安慰自己“等一等”,最终变成“我已经无所谓了,反正也卖不了”。
而项目方正是利用这点——你没得选,就只能看着它维持稳定,你不会卖,也不会吵,就这样“死守”。
你看到的横盘,其实是割到最后一波人的方式
你以为横盘是稳定,其实横盘才是最狠的镰刀。
真正的暴跌反而容易引起社区暴动、KOL哗变、社群质疑。但横盘呢?
-
拉一点就砸下来,韭菜总是怀抱希望进场
-
稳在0.47左右,让散户觉得“还有希望”
-
持续释放“重大消息将至”“交易所接洽中”等公告
-
同时大量出货,悄悄出清价值,资金撤离
这是一种极为老练的项目出逃节奏:
让你自愿持币,反复拉扯,最后连割你的快感都不给,直接榨干信仰。
Pi再也不会超过1美元的几个根本性原因
-
市值虚高,泡沫严重
按照现在的流通量和锁仓模型,即使以现价计算,Pi的估值仍然过百亿美元。而整个链上活跃度几乎为零,哪来的真实价值支撑?市值-流动性严重背离,已经无法支撑1刀以上价格。
-
治理缺失,中心化不可逆
一对夫妇控制全部节点、账户审核、迁移流程、主网推进,这是任何真正加密投资者都难以接受的中心化极端案例。不开放,不透明,不被信任。
-
没有场景、没有生态、没有燃料费
Pi主网上没有合约、没有DEX、没有NFT流通、没有DeFi协议接入,没有TVL,没有Gas机制,币也没有燃烧通缩模型。这种币涨什么?
-
交易场景封闭,资金池太浅
Pi没有CEX支持,DEX也不敢接入,资金深度薄如纸。涨到0.50就有人砸,0.60连订单都没有,还想冲1刀?除非人为对敲模拟拉盘,否则结构上不可能。
醒醒吧,$Pi不是梦,而是梦醒后的一地鸡毛
曾经的“全民挖矿”梦,如今变成“全民被困App”的冷笑话。曾经的“1刀只是起点”,如今变成“0.47就是终点”。
每一次暴涨希望,都只是项目方出货前的手术刀,每一个稳定价格,都是他们提前做好的安乐死计划。
别再等了,Pi不是要起飞,而是已经在坟头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