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币是数字货币独角兽,人人可免费参与挖矿!
www.pimiss.com

Pi Network 崩塌进行时:当尼古拉斯夫妇背弃信任,“共识”还能剩下什么?

❤️【芝麻】通过Pi KYB认证,已上线Pi,可用此交易Pi,点此注册!

⭐【欧易】通过Pi KYB认证,已上线Pi,国区限制,点此注册!

💡【火币】已上线Pi,国区限制,点此注册!

📱【币安】未上线Pi,点此注册!

Pi Network 曾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加密幻梦。上亿注册用户,铺天盖地的节点搭建、转推、共识传教,构建起一个虚拟的“去中心化货币乌托邦”。彼时,3美元的场外价格不是神话,而是一种信仰的象征。

但现在呢?看看X平台(原推特)、Telegram中文大群、微信群,甚至曾为Pi摇旗呐喊的KOL们,都在同步发出一个声音:“尼古拉斯这对狗夫妇,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价格从3美元跌到0.46美元,是市场行为还是操纵洗劫?

Pi价格下跌不是新闻,但如此无底线地跌穿心理价位,是很多社区先锋无法接受的事实。从Pi开放交易窗口后,价格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路狂泻——1.5刀、1刀、0.7刀……如今仅剩0.46刀,有些场外交易甚至更低。而这个过程没有KYC、没有迁移,大量中国先锋账户被限制,无法上链,无法交易。

这不是DeFi的波动,这是人祸。

有用户爆料,Pi核心团队持续在场外高位抛售,而绝大多数普通用户还被卡在“KYC审核中”。你能上链、能转账,你就能卖币;你不能KYC,就只能看着资产变废纸。KYC权力的集中,变成了割韭菜的工具,所谓“主网共识”变成了一个笑话。

广告收入、Pi币出货、虚假利好:一套精准的“吸血循环”

很多人忘了,Pi官方App其实是一个庞大的流量池。日活数百万,每天点开签到、阅读公告、看视频广告,成了用户的“日课”。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点击,平台靠广告赚了多少钱?这一块官方从未披露数据,收入不透明,投向也没人知道。

与此同时,Pi币继续以OTC(场外交易)的形式低价抛出。一边吸用户眼球赚广告费,一边用场外账户砸盘套现,再配合一篇“我们将上线xx dApp,赋能Pi生态”的公告,下一轮收割开始了。不割完最后一滴血,Pi似乎绝不会罢休。

KOL哗变,社区分裂,“共识”已死

最危险的不是价格暴跌,而是话语权的逆转。过去两年无论Pi多难,KOL们都在微博、抖音、B站喊着“坚持、生态、星火燎原”,现在他们的调门变了。

  • “我曾说Pi能上10刀,现在连1刀都保不住。”

  • “KYC根本就是人控,不是技术问题。”

  • “尼古拉斯没有任何交代,项目中心化到令人发指。”

这些话,不是反Pi黑粉说的,是那些曾全网力挺Pi、组织万人社群的骨干成员说的。他们的倒戈,才是真正的信号。

Pi的裂痕,已不是技术漏洞、政策封锁,而是信任体系彻底瓦解。一个原本依靠“信仰”和“长线共识”搭建的社群经济模型,如今反噬了它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

Pi还有明天吗?

答案或许要分人来看。

  • 对项目方来说,Pi还在继续盈利。只要App日活没断,广告没停,场外还有买家,他们就能继续收割。主网什么时候真正开放、币价会不会恢复,其实不是他们急需考虑的问题。

  • 对早期清仓的人来说,Pi是梦醒前最后的泡沫。他们也许已经套现几万美元,离场静观风波。

  • 但对大多数未KYC、未迁移的先锋来说,Pi正在成为一场绵长的精神折磨。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金,也不知道你手里的币有没有价值。你甚至不确定,你还是不是这个项目的一员。

这个项目曾喊出“让10亿人拥有数字资产”的口号,但今天,它只让数亿人陷入了币价暴跌与账户冻结的泥潭。

Pi崩的是价格,更是承诺

Pi的下场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中心化控制、不透明操作、虚假利好、信息不对称下的必然结果。它不是Web3的未来,而是Web2的翻版骗局:只不过把“签到挖矿”包装成了“分布式未来”,把“广告变现”伪装成了“赋能经济”。

我们看着它从神坛走向深渊,一步步撕下理想主义的外衣,露出逐利机器的本色。

那么,Pi Network真的还有明天吗?

或许有,但已经不属于我们。

赞(2)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派想网 » Pi Network 崩塌进行时:当尼古拉斯夫妇背弃信任,“共识”还能剩下什么?

Pi币未来价格或超1000美元!

Pi币注册教程Pi币价格行情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