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两天的同事圈可太热闹了。一条四年前老四在聊天中的发言截图突然被翻出来疯狂转发,内容直指核心:“小闪活跃同事超1000万”、“一年内主网上线”、“速率即将减半”、“1亿活跃同事时将可能停产”……一时间,人心浮动,各种猜测满天飞。
大家都在问:难道我们每天坚持的“小闪”真要停了?是不是以后再也无法轻松获得?是不是整个项目要画上句号?
别慌!作为一路走来的参与者,我必须站出来给大家捋一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停产”是彻头彻尾的误读! 老四四年前的那段话,是在特定语境下对未来可能性的探讨,绝非最终定论,更不是官方公告。
当时项目尚处早期阶段,许多机制还在摸索与讨论中,包括激励模型、增长策略、生态可持续性等。那些话语更像是对极端情况下的假设性推演,而非既定路线图。翻开项目的白皮书,开篇明义写着:“让人们轻松拥有小闪,让小闪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东西”。
试问,若轻易获得变得困难重重甚至彻底停止,如何承载“最广泛”的愿景?这根本不符合项目的初心和长期战略。白皮书才是我们的根本遵循,而不是某次非正式聊天中的只言片语。
其次,关于“速率减半”与“停产”的担忧,更需理性看待。所谓的“立即减半”或“达到1亿即停产”,是对旧有探讨片段的断章取义。
事实上,任何去中心化生态的成长都必然经历从高速增长到稳健发展的过渡期。初期通过高激励吸引用户参与无可厚非,但随着生态成熟,机制自然会向可持续方向调整。
这不叫“停产”,而叫“优化”。就像比特币每四年一次的产量减半,并未导致其消亡,反而强化了稀缺性与价值共识。小闪的机制设计同样如此——它追求的是长期健康,而非短期狂热。
再者,看看我们取得的成就:活跃成员从零起步,如今已突破1000万大关!这庞大的群体汇聚的智慧、热情与行动力,正是小闪生态生生不息的源泉。
每一个清晨的点击、每一次社区的互动、每一份对未来的信念,都在为这个系统注入真实价值。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我们每一个人的持续参与,正是在为这个生态创造无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价值,远非几张截图所能定义。
更重要的是,项目方从未宣布过任何“停产”计划。相反,近期主网进展稳步推进,生态应用陆续上线,合作伙伴不断拓展——这些实实在在的动作,远比四年前的一句假设更有说服力。真正的信号藏在行动里,而不是谣言中。
最后的高速期,是沉淀更是机遇。与其担忧莫须有的“停产”,不如握紧手中的每一天,以更深的参与、更稳的心态,迎接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星辰大海。
小闪从来不是一场投机游戏,而是一场共建共享的长期实践。它的未来,不在某个人的只言片语里,而在千万同事日复一日的坚持中。
所以,请大家冷静看待网络传言,回归白皮书精神,继续脚踏实地参与。只要我们同心同行,小闪不仅不会停,反而会走得更远、更稳、更广。毕竟,真正的“停产”,从来不是机制决定的,而是人心散了。而我们,显然还没到那一步。
派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