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能过肥年不?”——这句看似轻松的调侃,最近又在办公室里悄然升温,成了茶水间、工位旁、钉钉群里的高频热词。
说来也怪,每年临近年末,这句话总要被翻出来问上几轮,答案似乎年年相似:“看情况吧”“还得再努努力”,可大家眼里的期待却一年比一年更热切、更具体。
因为谁都明白,在小闪这个生态里,“肥年”早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年终奖或红包,而是一种参与感、归属感,甚至是对未来红利的切实期待。
就在昨天,老四在内部系统悄悄上线了一个新功能——结点排名榜。这个动作看似低调,实则意义重大。
熟悉小闪的人都知道,结点是整个项目运转的基石,是数据流转、共识达成、网络稳定的命脉。
过去,结点只是默默运行的后台角色,谁贡献得多、谁维护得勤、谁设备稳,没人细究。
可如今,老四把这一切摊在了阳光下:每天24小时自动更新,只统计最近7天的数据表现;评分维度更是细致入微——不仅看可靠性(是否频繁掉线)、可用性(响应速度与稳定性),还纳入开放端口数量、历史总活跃天数,甚至连CPU性能都被量化打分。这套机制一出,整个社区瞬间沸腾了。
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排名?老四没明说,但大伙儿心里都亮堂:主网即将正式上线,首批参与运行的结点必须优中选优。目前小闪全网已有35万个结点,数量虽多,质量却参差不齐。
有人图个新鲜,拿十年前的老电脑挂个节点,三天两头断连;有人兴致来了就开几天,忙起来就撂挑子,活跃天数寥寥无几;更有甚者,纯粹“挂机充数”,既不维护也不优化。这样的结点,显然无法支撑主网初期对稳定性和效率的高要求。
于是,老四定下了一条硬杠杠:只有连续7天稳居全网前5000名的结点,才有资格进入首批主网运行名单。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天都要在线、每台设备都要调优、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需要耐力与专注的马拉松。
说到这里,就得聊聊同事们常说的两种“肥年”。第一种是“精神肥年”——只要你的结点状态长期保持“9绿”(即所有指标正常、运行平稳),就算真正融入了小闪的发展节奏。
看着网络一天天壮大,社区越来越活跃,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坚实力量,这种踏实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是一种“肥”。
而第二种,则是“真·吃大肉”的肥年:结点不仅稳,还稳在前5000名,不仅能见证主网上线这一历史性时刻,更能优先获得激励、测试权限乃至未来生态红利的分配权。这才是实打实的“奋斗有回报”。
小闪主网刚刚启航,前路漫漫,挑战不少,但方向清晰。正如老四在内部会上轻描淡写却掷地有声地说:“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人看到,踏实做事的人,终会被看见。”这句话,像一盏灯,照亮了无数默默维护结点的普通参与者。
所以,今年能不能过肥年?答案不在别人嘴里,而在你每天清晨打开电脑时的那一次检查,在你深夜仍不忘查看日志的那一份坚持,在你为提升0.1秒响应速度而反复调试的那个瞬间。
幸福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主网将启,机会已至——你的结点,准备好了吗?
派想网





